学术思想二:上补下泻转移兴奋灶思想

发布时间:2022-10-14   浏览次数:

上补下泻转移兴奋灶,主要体现在针法的临床应用上,以上补下泻转移兴奋灶针灸法(又称转移兴奋灶针灸法)为主要特色。此针灸法,遵循了《内经》《医学入门》“远道刺”“上补下泻”思想。古往今来,针刺方法繁多,因玄奥繁复很难掌握,莫衷一是,不少医者临床都脱离了《内经》旨义,施针的“关键点”模糊,因此临床疗效常常欠佳,不如人意。“远道刺”“上补下泻”,即“近病远治”,重视针手足部腧穴治疗全身疾患,尤其重视肘膝以下的五输穴。“远道刺”的“关键点”,其实就是强调:一是先在远离病灶的部位下针,重手法刺激以泻之(造成一个新的强大兴奋灶,兴奋强度远远高于患部的兴奋度,转移兴奋灶,“围魏救赵”,使患部的兴奋度下降,从而缓解患部的病理态势);二是然后在近病灶部位下针,轻刺激手法以补之。但不少医者施针时,常常重视患部,先针患部腧穴,后针远端腧穴,在患部腧穴施于强刺激手法,更有甚者在针上加电以求增强疗效,刺激更加强大,有可能适得其反,病情越来越重,如耳鸣即是因听神经兴奋而鸣,此时在耳部强刺激针刺,就可能因兴奋加兴奋而“火上浇油”,耳鸣更甚;还有医者,也知道手足五输穴重要,先针之,但手法轻,而针患部腧穴却手法重,如此疗效亦常常不如人意。如果注意这两点原则,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然而,转移兴奋灶针法遵循了《内经》《医学入门》“远道刺”“上补下泻”思想,按照“关键点”施针。

转移兴奋灶针灸法,适宜于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诸科疾病,施针原则为先用重手法针刺远离病灶下端的腧穴(主针、主穴),如病在头部,宜针刺四肢的腧穴,重刺激或泻法;然后,用轻手法针刺头部病灶周围的腧穴(应针、应穴),轻手法或补法;取穴少,减少患者多针的痛楚,“百病一针为率,多则四针”(李梴《医学入门·针灸》),手法简单不繁复,易学易懂,易于操作,初学者能够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即使是未以医为业的普通百姓用筷子、汤勺柄代针,也能依据医学常识按照针灸经络穴位图谱居家简便运用,防病健身。可见,此法简便易学,有利于针灸疗法的普及,有助于“健康中国”的发展,有助于目前新冠肺炎的防控,有助于针灸更进一步走向世界。

转移兴奋灶针灸法,吸收了现代医学神经反射学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网络)学说,综合了NEI网络调节下的“自稳态”思想和中医经络理论的“整体观”核心精神,概括了对针灸调节NEI网络治疗疾病这一过程,使之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和运用。中医经络理论的整体观和结构与NEI网络相关,NEI网络与中医经络功能系统均对人体内外环境的信息起整体调控作用,这是转移兴奋灶针灸法理论融汇中西的依据。

针刺腧穴,分主针、应针(辅针)。先施主针,通过强刺激远离人体患部病灶的远端腧穴(主穴),由针刺作用产生一个新的兴奋灶,其兴奋强度远远高于患部病灶的兴奋强度,从而降低患部的兴奋度,可缓解患部病灶的病理态势;后施应针(辅针),轻刺激患部病灶周围腧穴(应穴或辅穴),以应答主针针气;通过“转移兴奋灶”,从而改善全身各种痛症、炎症、组织增生、功能失调等,平衡阴阳,维系自稳态的平衡,以达治愈疾病的目的。

病理兴奋灶的产生。病症的产生,大多是由于内外刺激因素(创伤、感染、应激等)作用于人体,引起免疫应答或神经兴奋,从而启动NEI网络调控机能处理刺激。当刺激超出NEI网络的的调节代偿能力,内环境稳态被破坏而致病。在病灶局部表现为变质、渗出、增生等亢进的免疫应答或其他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红、肿、热、痛等症状或麻木、紧束、异物感等表现复杂的神经症,再由外周神经反馈而被脑部感知。这一过程,概括为局部病灶兴奋性增加,成为一个病理兴奋灶(点)。

治疗兴奋灶的建立。治疗上,就可充分发挥NEI网络对人体的调节机能来治愈疾病。虽然,针灸本身不提供任何外源性物质,但能通过刺激病灶远端的腧穴,引起腧穴局部的神经兴奋。一般取手足肘膝以下的穴位,其不仅有局部治疗作用,还有全身治疗作用。这一过程概括为,建立一个新的治疗兴奋灶(点),并尽量强化局部刺激,使新部位产生比病灶更强的兴奋度。

病理兴奋灶的转移。腧穴局部的神经兴奋,通过外周神经传输到中枢神经,兴奋整个NEI网络的调控机制,通过调节内分泌激素、神经递质、神经肽等物质的分泌,使功能的储备与协同得以改善和调整,抑制功能异常。尤其使HPA系统兴奋,分泌ACTH调节抗炎和免疫作用物质,以降低局部组织中的PGE2、5-HT、HA的含量,缓解水肿、疼痛等症状,缓解炎性反应;抑制IL-1、IL-6活性物质缓解发热症状等;通过转移兴奋灶,从而改善病灶局部环境和微循环功能,促进炎症的吸收、消退和增生组织的吸收、软化、消散。最终,使局部病灶的炎症得到控制,神经内分泌功能恢复,重新建立内环境的稳态,以达治愈病症的目的。这一过程,可概括为新兴奋灶(点)对原病理兴奋灶(点)的抑制,即兴奋灶(点)的转移。

转移兴奋灶针灸法之补泻属异穴补泻,此不同于习用的同穴补泻,不是指在同一个穴位施行先泻后补或先补后泻,而是指对于不同穴位分别施以补或泻;但原则是主穴须用较重针刺手法,应穴则宜用较轻针刺手法,即“主泻应补”“主重应轻”“远泻近补”。针刺时,主针先取病灶的远端或健侧处腧穴,施以较重刺激手法,为泻,使主穴的兴奋强度远远高于患部病灶的兴奋度,转移兴奋灶,从而降低患部的兴奋度,缓解患部病灶的病理态势;然后,应针(辅针)取近病灶处的腧穴,施以较轻刺激手法,为补,避免了有些疾病针刺时不宜强刺激患部,恐有加重患部病状之虞。譬如,急症面瘫,患部(乳突部)因水肿而疼痛不宜刺激,更不宜施于针刺泻法;因此,主针可取远端的合谷针刺之,重刺激,泻之,在远端产生一个新的兴奋灶,其兴奋强度远远高于患部的兴奋强度,转移兴奋灶,从而降低患部的兴奋度以缓解水肿疼痛,有助于改善面瘫;其后,应针(辅针)可取病灶周围的风池(不取乳突下的翳风穴)针之,轻刺激,补之,以应答主针针气。

异穴分施,主泻而应补,以“近病远治”“上病下取”最为常用。以五官疾病为例,如《旴医谢强五官针灸传珍·上篇总论·谢氏五官科常用特色针法·转移兴奋灶针灸法》云:“譬如,选取下部健侧远端腧穴太冲配上部腧穴瞳子髎,可以消目赤肿痛;取下部健侧远端腧穴涌泉配上部腧穴翳风或丝竹空、迎香、咽安1号、开音1号,能够改善耳鸣、目痛、鼻衄、咽喉干疼、失音、牙痛、头晕、失眠;取下部健侧远端腧穴关元配上部腧穴禾髎,可以止鼻衄;取下部健侧远端腧穴三商配上部腧穴咽安1号或开音1号,能够治咽喉疼、声嘶;取下部健侧远端腧穴绝骨配上部腧穴风池,可以治落枕、头痛;取下部健侧远端腧穴合谷配上部腧穴颊车或咽安1号,能够止牙齿疼痛、口腔溃疡疼痛、咽喉疼痛等”。

2022年9月黄冰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