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思想三:声病(嗓音病)辨治思想

发布时间:2022-10-14   浏览次数:

中医对声病(嗓音病)的防治有着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较好,但是缺乏发掘和整理,使得许多前人的好经验尤其是民间的奇技效方淹没在历史的红尘中,渐趋失传。

目前,大多中医临床医生对声病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对声毛、声沙、声嘶、声哑的辨识和辨治上,缺乏对声音失常进行更细腻的分类辨识,跟不上临床患者求治的需要。

其实,旴江医家很早就认识到,因为传唱的需求,艺人们对艺术嗓音有着较高的要求和认识。艺人们在说唱时,不仅是出现嗓音嘶哑,更多面对的是诸如演出时出现某个高音上不去、某个低音出不来、音域变窄、发音跑调、音质不脆、声音变瓮等功能性声音失常,他们称之为声音“塌中”“疲软”“虚散”“暗淡”“沉闷”“断音”“嗤花破音”等,艺人们常常在演出时因声音失常而尴尬,甚至出现观众鼓倒掌,他们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以充分发挥其精湛的说唱技艺而保证演出的顺利完成。

江西的旴江流域,素有“才子之乡”“戏剧之乡”“医学之乡”“喉科之乡”美誉,是我国中医喉科的发祥地。旴江流域,自古喉科发达,这与旴江流域是中国江南地方戏曲出现最早和最兴盛地之一有关。

“戏曲”二字,历史上最早由旴江流域宋代南丰人刘堹提出,尤其是明代临川中国戏曲家汤显祖“临川四梦”戏剧的诞生,戏曲极受当地人的青睐,医家和艺人在行医和传唱过程中逐渐摸索出许多独具特色的诊疗方法和防治经验。

迄今,临川民间仍然流传有不少辨治咽喉嗓音病症的独特经验和养嗓治喉验方,如辨识艺人声病有声塌、声弱等16种以及用观音茶、南安子茶等养嗓疗喉。可见,旴江流域民间对声病的辨治有较好的认识。但是,由于民间的防治声病的经验大多没有收录在医籍中,加上历史的某个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许多手抄本被毁损,由此这些宝贵经验几乎消失殆尽。可见,遗留在民间许多护养嗓音和防治声病的方法,亟待人们去发掘、整理,以服务社会。

声病,即嗓音病,表现为讲话和歌唱时的声调、声强、声域、音色等失于正常,属中医“喑”病范畴。旴江谢氏喉科流派仍然保留了谢用章(谢强的高祖父)对艺人声病(嗓音病)有16种功能性病症的诊疗经验,旴江喉科不仅认识到声病有声毛、声沙、声嘶、声哑的不同,更有声怯、声弱、声暗、声疲、声涩、声亢、声断、声窄、声塌、声散、声瓮、声破的不同病症变化,谢强对其进行了系统发掘整理。兹部分介绍如下:

1.声怯:属心胆不宁,主要表现为声音绵软低怯、气息飘摇、声音发颤、舌淡、苔薄白、脉细弦弱。调以补心益胆之法,则病可愈。治宜补心益胆、益气弘音,可用谢氏抚怯宏声汤(人参叶、五味子、炙甘草、远志、酸枣仁、琥珀、吴茱萸、覆盆子、绿萼梅、柯子)。

2.声弱:属脾气虚弱,主要表现为声音细弱、高音难上、气息表浅、舌淡、苔薄白、脉软无力。治宜健脾益气、养窍开音,可用谢氏抚弱宏声汤(人参须、白术、茯苓、炙甘草、石菖蒲、覆盆子、橘络、诃子)。

3.声暗:属心气血虚,主要表现为音色暗淡、不饱满、无亮音、甚至是无精打采的语声、舌淡、脉细弱等。治宜补益气血、养心亮音,可用谢氏启暗亮声汤(人参须、羊乳参、当归、白芍、红枣、橘络、黄精、桑葚子、诃子)。

4.声疲:属气阴不足,主要表现为发声时间不能持久、发声费力、发声易倦、舌淡或红、少苔、脉细无力或细数。治宜补益气阴、益肺开音,可用谢氏抚疲宏声汤(人参须、冬虫夏草、玉竹、五味子、炙甘草、地骨皮、女贞子、黄精、西藏青果、诃子)。

5.声涩:属肝气郁结,主要表现为声音低沉单调发涩、音失圆润、舌淡红、苔薄、脉弦。治宜疏肝理气、解郁开音,可用谢氏理涩悦声汤(人参叶、佛手花、柴胡、九香虫、郁金、玫瑰花、绿萼梅、薄荷叶、橘络、木蝴蝶)。

6.声亢:属肝阳上亢,主要表现为音调过高、发出的音异常高尖刺耳似猫头鹰叫声、舌边红、苔薄黄、脉弦细或弦细数。治宜平肝潜阳、利窍靖音,可用谢氏平亢靖声汤(生地、山茶花、牡丹皮、肿节风、白芍、合欢皮、菊花、月季花、槐花、绿茶)。

7.声断:属肾精气虚,主要表现为发音中断、歌声或话语不能很好地衔接、舌淡、苔少、脉细无力。治宜益肾固元、煦窍续声,可用谢氏抚断续声汤(黄精、肉苁蓉、骨碎补、鹿角胶、杜仲、金樱子、五味子、人参须、诃子、西藏青果)。

8.声窄:属肺脾气虚,主要表现为发高音费力、以前能发的音现在发不出来、音域变窄、舌淡、苔白、脉细弱。治宜益肺健脾、补气悦音,可用谢氏抚窄悦声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神曲、葛根、山药、橘红、诃子);或用旴江谢强益肺悦音茶(《现代中医临床实用技术》)。

9.声塌:属脾肾阳虚,主要表现为音调变低、声塌陷音无根、多在歌唱中出现中或高音时塌陷难上、吐字低微不亮。禀赋不足之人或房事过度或饥饿时,可突然出现声塌,舌淡胖,脉沉弱。治宜健脾补肾、益气弘声,可用谢氏安塌宏声汤(人参、肉苁蓉、鹿角胶、菟丝子、白术、茯苓、炙甘草、升麻、葛根、诃子)。

10.声散:属肺气亏虚,主要表现为吐字不清楚、歌声或语声散漫、关不住音、舌胖淡、苔白、脉虚无力。治宜补益肺气、益窍开音,可用谢氏抚散聚声汤(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覆盆子、五味子、当归、橘络、诃子)。

11.声瓮:属脾虚湿困,主要表现为声如从瓮中出、声如棉阻隔、音色沉闷、声播送不远、舌体淡胖、苔白滑、脉濡缓或沉细。治宜健脾化湿、益窍开音,可用谢氏安瓮亮声汤(党参、苍术、茯苓、炙甘草、薏苡仁、砂仁、干姜、橘红、佩兰、诃子、石菖蒲)。

12.声破:属肝火上炎,主要表现为高声区和换声区出现破裂音、发高音时常出现卡音或走音、舌边尖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利窍清音,可用谢氏安破清声汤(菊花、肿节风、绿茶、乌梅、甘草、青黛、黄芩、五味子、槐花、木蝴蝶)。

13.声毛:(略)

14.声沙:(略)

15.声嘶:(略)

16.声哑:(略)

(2022年9月黄冰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