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规划

发展规划 - 学校规划 - 正文

江西中医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15-06-04   浏览次数: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江西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机遇期。根据国情、省情和校情实际,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对江西中医学院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一五”发展概况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学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也为学校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办学规模适度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学校现有研究生837人,本专科生12874人,成教学生5429人,分别比“十五”末增长60.3%、32.4%和43.6%。五年来,共接收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1000余人,现有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465名。现有校舍建筑面积41.67万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84.6万册,永久镜像电子图书45.2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22个。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初步实现了各部门以及应用系统之间信息资源共享与交互。

(二)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作为全国首家中药学专业认证试点单位和江西省第一所接受专业认证的高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的考核认证。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8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8项,项目经费达300万元;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批江西省研究生精品课程2门、江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双惟素质教育影响逐步扩大。五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大学生“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电脑作品设计大赛、英语竞赛、文体比赛等活动中共获奖励400多人次。“十一五”期间,研究生年均就业率82.9%,本科生年均就业率86.8%,专科生年均就业率85.9%。本科生考研升学率年均17.4%。

(三)突出重点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成为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五年来,学校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新增江西省示范性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本科专业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4个、江西省品牌专业5个;新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中之重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立项建设校级重点学科12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13个。学校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9个,本科专业21个,高职专业7个,形成了包括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成教生在内的多层次办学体系。

(四)加强平台建设,科学研究成效显著

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7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共获得纵向课题678项,科研经费13664.8万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68%、445%,其中国家级课题88项,经费11316.86万元;省部级课题152项,经费1897.6万元。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38项,其中16项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发表论文2500余篇,其中130余篇论文被SCI、ISTP、EI三大检索收录,比“十五”期间增长17.6倍。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9项,著作权2项,新药证书15项。同时,学校成为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新制剂与新释药系统技术平台”的建设依托单位,在针灸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受到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认可。

(五)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队伍结构逐步改善

共引进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人才254名,委托培养博士研究生59名。现有专任教师745名,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67.79%,博士比例17.05%,分别比“十五”末增长40.75%和12.86%。具有高级职称303人,占40.67%;外校毕业教师534人,占专任教师的71.68%。五年来,学校新增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5人、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9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1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7人。

(六)附属医院建设成效较大,服务社会能力得到增强

直属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实现了持续较快发展。与“十五”末相比,2010年门诊量增长50.5%,住院人数增长49.6%。同时,创建了“针灸世界”网络系统,并与全省48家县级中医院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开展远程实时诊疗服务,较好地解决了患者看病贵、看病难、看名中医更难的问题。原创性科研成果——热敏灸亮相世博会,成功举办了“中华热敏灸日”暨“中华热敏灸全球启航仪式”,成为全国中医药院校和医疗单位中唯一一个应邀在上海世博会开展主题活动的单位,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凤凰网、新加坡联合晚报等国内外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此外,南钢职工医院全面完成划转,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也正式成立。

(七)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效果明显

学校共发展党员4277人,其中,发展教职工党员153人,发展学生党员4124人。先后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等重大活动,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争创“堡垒榜”和“先锋岗”活动,效果明显。2007年,顺利通过了江西省普通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评估。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优秀校园文化品牌三等奖、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高校、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国家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二、“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

纵观未来五年,学校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的形势。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看,一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份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新世纪新阶段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对大学功能进行了充分而清晰地阐释,将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各院校都在千方百计争资源、比优势,由此带来的竞争更加激烈。我校作为行业院校,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的竞争压力将更大。

从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看,一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和中医药在新时期、新阶段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广大人民群众信中医、用中药,对中医药知识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深化医改为全面发展中医药带来了全新机遇。这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着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服务领域趋于萎缩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医药行业的持续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看,一方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作为江西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发展规划,以现代中药、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生物医学工程为主的生物医药领域是其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南昌国家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的建设,将促进人才、技术、资金集聚,加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形成,将为以中成药为主体的江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为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生物医药技术优势明显的我校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南昌国家生物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也对我校更好地实践“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办学宗旨和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学校自身发展看,一方面,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尤其是新世纪头十年,学校党委、行政率领广大师生员工努力拼搏,完成了“建新区、上规模、增专业”的外延性发展,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另一方面,学校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不足,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匮乏,尤其是新学科新专业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带头人。二是学科发展中,基础医学学科的发展滞后于临床学科和中药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不能适应、支撑主干(主体)学科的发展,现有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与国内高校同类学科相比,优势仍不明显。三是办学层次结构不齐全,尚未获得博士学位授权;专业结构不尽合理,新专业特色不明显。四是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与现代大学的制度建设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五是江中集团与学校整体剥离后,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六是校本部搬迁至湾里校区后,阳明校区、望城校区的办学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

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面临的形势,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加快发展,进位赶超,谱写江西中医学院改革与发展的新篇章。

三、“十二五”发展的思路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提高质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社会服务为引领,以获得博士学位授权和更名大学为目标,按照“稳定规模、调整结构、强化特色、提升层次”思路,立足自身优势,努力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内涵式发展新跨越,为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强校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思路

“十二五”时期学校发展的总体思路: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努力实现两个目标,继续促进三个转变,深入实施四大战略。

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即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大学。

努力实现“两个目标”,即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更名为中医药大学。

继续促进 “三个转变”,即战略目标上,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战略布局上,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战略重点上,由注重硬件建设向硬件软件建设并重转变。

深入实施“四大战略”,即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和文化铸校。

(三)发展战略

——质量立校战略。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要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特色兴校战略。特色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实施“特色兴校”战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凸现特色化、提升竞争力、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在认真总结我校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和机制,探索建立校企联盟(校企合作)的新平台;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使人才培养推动科研创新,并能适应产业发展;使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产业发展,使产业发展引导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质量和效益,促进教学、科研、产业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人才强校战略。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要进一步确立人才资源是学校科学发展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资本、开发人才资本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理念,遵循“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指导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逐步建立起一支忠于教育、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培育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领军人物。

——文化铸校战略。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支撑。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培育高素质人才、实现科学发展为目的,以弘扬校训、实践“双惟”为核心,以建设先进的精神文化、优美的物质文化、理性的行为文化、科学的制度文化为内容,以兼收并蓄、继承创新、重在建设、形成特色为原则,充分发挥全体师生员工和校友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构建高尚的文化品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提供有利的文化条件。

(四)主要指标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主要规划指标如下表所示。

“十二五”期间学校建设与发展主要规划指标

项目

指标

师资队伍建设

国家级教学名师

新增1-2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新增1-2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新增3-5人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新增1-2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新增1-2人

享受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新增3-5人

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新增5人

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新增10-12人

专任教师总量

1000人

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75%

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25%以上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专任教师比例

40%以上

高层次领军人才

3-5名

学科(学术)带头人

20-25人

中青年骨干教师

100人

国家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

新增1-3个

省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

新增5-8个

专业建设

与教学改革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新增2-3个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新增5-10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

新增2-3个

省级特色专业

新增5-10个

普通本科专业

新增2-3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新增5个

国家级精品课程

新增2-3门

省级精品课程

新增8-10门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新增1-2项

省级教学成果奖

新增5-10项

主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增3-5部

双语教学课程比例

6%

人才培养

研究生规模

13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0人)

研究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比例

8.8%

本科生规模

稳定在11250人左右

高职学生规模

1500人

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规模

800人

成人教育办学规模

5000-5500人(本科教育达40%)

本科生初次就业率

五年稳定在80%以上

本科生考研升学率

22%以上(五年平均)

硕士生考博升学率

10%以上(五年平均)

国家级大学生“挑战杯”获奖

新增5项

学科建设

主要学科门类数量

3-4个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新增2个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新增4个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

新增2-3

省(局)级重点学科

10个以上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

新增10项

科学研究

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1个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新增3-5个

国家级科技项目

新增100项

省(部)级科技项目

新增200项

三大检索(SCI、 EI、 ISTP)收录论文

新增250篇

科研经费

2亿元(年均4000万元)以上

国家级科技奖励

1-2项

省(部)级科技奖励

20项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0—30项

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率

30%以上

基础设施建设

校舍建筑面积

新增35000m2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新增5000万元以上

馆藏纸质文献总量

105万册

馆藏永久镜像电子图书总量

60万册

社会服务

直属附属医院

新增2所

直属附属医院开放病床数

3000张以上

直属附属医院年门诊量

到2015年,达到150万人次

直属附属医院年住院病人数

到2015年,达到4万人次

直属附属医院年业务收入

到2015年,达到6 亿元

校资企业年销售收入

到2015年,达到1.25 亿元

校企合作联盟(平台)

新增5个

四、“十二五”发展的主要任务与举措

为实现上述目标,应着力加强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一要创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二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创新、推广以“双惟”为核心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长学制中医临床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三要创新课程体系,提高课程开放度,扩大学生课程选择空间,增加交叉课、公选课数量。四要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师生互动、启发讨论等教学方法,积极推进双语教学。五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运用力度,强化教育质量工程和教学改革项目的过程管理和成果运用,积极推广应用价值高、普适性强的教育科研成果。

2.加强专业建设。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推动二本、三本和高职专业错位发展,二本专业根据学科发展需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积极凝练专业特色,三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主,高职专业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着力加强品牌专业的特色建设,重点发展中药学、药学、针灸推拿学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护理学、医学美容等社会急需专业。

3.强化实验与实践教学。不断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和实验教学方法。建立以各教学院(部)为责任管理的实验教学中心。加大非医药类实验室和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建设校内模拟医院,满足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需要。调整实习实训基地的数量与布局结构,加强基地的内涵建设与评估检查,促进基地与学校在教学、科研、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与补充。

4.健全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机制。强化教学院(部)的二级管理,逐步实现教学工作的重心下移,充分发挥教学院(部)在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目标责任制。创新管理模式,实行以学分制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科教育实行完全的学分制,按学科类招生,实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和弹性学制。深化考试制度改革,建立以实践知识和能力塑造为目标的考试考核方法。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组的质量监控作用,实行学校、院部分级督导制,严格对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与质量监控。积极开展理论课程、实验(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完善教学质量检查制度和教学评价体系。

5.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逐步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着力吸引优质生源,提高生源质量。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拓宽专业学位的类别和领域,修订完善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不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模和比重。加强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建设和示范性硕士学位点建设。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体制和机制改革,推进研究生培养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资助制和导师负责制。加强研究生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逐步构建“求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6.健全学生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落实学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不断完善“领导主抓、部门统筹、学院主导、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市场调研和人才需求预测,深化“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改革,探索建立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推行校、院二级学生就业管理体系,规范管理模式;构建专业化、专家化的生涯辅导团队,为学生提供全程立体的生涯辅导服务,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不断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实现我校学生充分就业、体面就业、公平就业、安全就业。

(二)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1.加强学科顶层设计。按照“加强学科顶层设计、完善学科支撑体系、夯实学科发展基础、提升学科整体实力”的总体思路,优先建设特色优势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江西省高水平学科);重点支持优势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江西省重点学科、博士单位建设支撑学科);积极扶持新兴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心理学、音乐学等);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医学美容学、康复治疗学、临床中药学等);努力夯实基础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

2.加强基础平台建设。进一步构筑学科基地,大力推进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建设工作,为特色优势学科发展打造高水平平台。重点抓好实验动物科技中心、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数据分析中心(循证医学中心)等三大中心的建设,申报并建设江西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3.培育科研与学科团队。进一步汇聚学科队伍,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探索实施学术发展“1010”工程。鼓励支持重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学习。重点引进学科发展的领军人才,挖掘和稳定现有人才。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完善学科骨干和后续人才的培养方案,形成学术骨干群体,加强学术队伍的继续教育,鼓励中青年教师攻读学位。

4.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一是建立科学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绩效优化、鼓励创新、协调发展、创新增值的科技资源分配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二是完善有利于科技发展的激励机制。把科研工作量纳入学校分配体系范畴,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三是逐步建立促进科技创新的约束机制。重点将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学科研人员纳入考核范围,把科技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实施目标管理,实行“问责制”和“问效制”。四是完善科技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一套“职责明确、服务规范、管理高效”的科技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五是营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环境。倡导求真务实,敢于创新的科学思想,团结协作、淡薄名利的团队精神,提倡理性怀疑和批判、尊重个性、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杜绝学术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学术腐败行为。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人才高地建设。以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进、培养与高层次创新团队建设为目标,以教师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大力实施“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领军人才培养支持计划”“创新团队项目”、“中青年教师事业发展支持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研修计划”、“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青年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和“实验技术队伍能力提升计划”。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为学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完善机构设置和绩效考核体系。本着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保障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基本需求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学校各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岗位职数。在机构设置上进一步做到协调高效,在岗位设置上进一步落实岗责挂钩,在职位聘任上进一步实现公平竞争,在考核环节上进一步规范绩效评价。要加快探索和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品德和业绩为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坚持重实践、重能力、重水平、重业绩的人才评价标准,正确引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完善激励保障机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校内分配制度,落实各类人员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向教学科研一线倾斜、向重点岗位倾斜的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分配形式,建立和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作为加强和改进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教学标兵”、“科研标兵”的遴选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改革,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方法,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标兵”创建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关爱学生,严谨笃学,爱岗敬业,自尊自律,以优秀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5.建立教职工关怀机制。继续实施“健康江中”工程,提高教职工的身心素质。在学校财力允许条件下,继续提高教职工的收入,增强教职工的幸福感。为教职工办好事、实事,增强教职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建立教职工关怀机制,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在办学中的主体性作用,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

(四)管理体制和制度建设

1.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加强章程建设,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

2.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下移管理重心,下放管理权限,赋予教学院(部)更多的管理权限。确立教学院(部)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学院(部)的办学积极性,促使其增强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学校通过统一规划、综合评估、财力支持、政策指导等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指导。

3.努力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立足主动防范,强化基层基础,健全长效机制,积极开展安全稳定工作体系建设、条件建设、队伍建设和宣传教育四项工作,努力实现“以安全防范组织体系为龙头,以安全教育体系为纽带,以安全防范技术管控体系为支撑,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为后盾的综合防范工程体系”的工作目标,加强学校治安综合治理,维护校园持续安全稳定,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4.深化和完善后勤服务改革。进一步理顺后勤管理和服务职能,明确后勤管理和服务目标,制定后勤管理和服务评价机制与考核办法,完善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引入竞争机制,提升专业水准,积极拓展校外市场,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更新经营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优化运行机制,强化竞争意识,大力发展后勤产业,提高自身“造血”功能,加速专业化建设,打造江中后勤品牌。

5.加快校资企业改革步伐。对校企发展战略定位、人事财务、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和健全资产经营公司议事规则、重大经营决策审批权限、程序及财务审计等内控管理制度,明确学校对经营性资产的监督管理机构、责任主体、监管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校有股权处置的审批权限、程序和手续,有效管理和经营校有资产,规避、防范校有资产的经济和法律风险。

(五)基本建设

1.做好校区整体规划。按照“科学定位,合理布局;适当超前,扩展方便;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突出产学研办学特色,通过实施湾里校区功能完善、阳明校区和抚生校区改造提升、科技学院新校园建设、第二附属医院搬迁建设等工程,协调好各校区的功能组织布局,切实推进各校区之间的资源整合与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各校区的地域、文化优势,不断完善公用和基础设施,优化办学环境,逐步把我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生态园林化、智能数字化、节能环保型的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现代化大学。

2.加快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步伐。以实验动物科技中心建设为重点,整合校内科研平台和实验设备资源,在实验室建设上做到“场地相对集中,设备相对集中,管理相对集中。”按照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科研实验室三个层次,构筑教学科研实验室新体系。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使用平台,制定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大对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估力度,充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服务效益。

3.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围绕学科和专业建设发展需要,持续加强文献资源建设,不断提高文献保障能力和水平。完善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促进资源更高水平的共享与开放;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管理人才建设;提升文献信息服务质量与水平。

4.完善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大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投入,逐步增加建设和维护经费,完善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校园数字化软件建设;加强网络管理和软件开发人员的管理与培训,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的技术水平,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确保技术人员能顺利完成各种网络管理和软件开发工作。

(六)文化建设

1.建立健全文化建设领导机制。把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抓紧抓好,成立学校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各基层单位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为本单位文化建设第一责任人,把文化建设工作列为年度综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积极努力,在全校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师生员工全员参与的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机制。

2.做好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在深入调研、学习借鉴兄弟院校成功经验、广泛征求师生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学校文化建设规划,并纳入学校“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广泛宣传文化建设规划的基本精神、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形成共识,营造氛围,长期坚持,分步实施。将文化建设规划任务进行分解,形成若干重大专项进行细化,落实责任部门,明确工作要求,切实开展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3.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学术自由,加强学术研究与交流,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努力使学校成为现代科学文化创造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文体活动、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学生班级活动,构建以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为积淀、以浓厚的专业特色为依托、以较强的服务意识为先导的具有鲜明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

4.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严、爱、细”贯穿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全过程,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紧密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紧密融入到学生成长成才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加大和谐视野下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的研究力度,实施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的种子工程。继续推进对口援助西藏藏医学院工作及四校产学研教育合作进程。

(七)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1.继续做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工作。采取“走出去”的办学方式,扩大境外教学点(基地)规模和层次,开拓更多新的境外教学点(基地),通过境外教学点(基地)成功运作,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力,进而吸引更多的海外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来校学习;积极拓展与境外招生培训机构的联系,采取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模式促进留学生上规模。

2.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渠道。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宽视野,确立面向世界的培养目标,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加强与国外具有比较优势的医学教育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实质性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积极探索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拓展合作对象和层次,进一步提高教育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层次和水平,推进我校国际化进程。

3.不断加大国际化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力度。以“国际针灸推拿实验班”为试点,积极探索国际化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联合办学和高层次的国际教育合作,培养以外语能力见长、熟悉学科发展动态的外向型中医药高素质人才。加强对教师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有计划地选派各类优秀人才到国外进修深造。

4.努力搭建国际研发平台。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艾灸学重点研究室为依托,通过技术合作、联合研发、投资融资、国际研讨、服务平台等多种方式,搭建国际合作平台,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进行短期访问,联合开展国际合作项目。

(八)附属单位建设

1.继续做大做强第一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一要全力推动医院科研集成创新。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队伍建设,启动实施“杏林科技新秀计划”;加强中医临床重点学科的核心理论、关键技术研究及相关人才培养,力争取得标志性成果。二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重点推进重点学科、重点专科、重点专病建设;继续加大热敏灸等中医特色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加大挖掘培育和引进新中医特色技术力度,切实做好中医“治未病”工作,拓宽中医药服务范围。三要全面提升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进一步健全预算编制制度。优化就诊环境,增强服务意识。四要切实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大力加强医院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提高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提升医院的救治水平。

2.加快促进第二附属医院转型建设。积极整合相关资源,加快促进第二附属医院建设成为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集医、教、研于一体的附属医院。以医院转型建设为基础,以优化学科队伍为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养力度,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通过争取政府专项资金、学校专项投入、引入社会资金、银行贷款等多种融资渠道,解决医院改建、扩建和未来发展资金问题;按照“规划优先,合理利用,分步实施”原则,参照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标准,完成规划重建搬迁工作。

3.大力支持独立学院建设。一要适度扩大办学规模。招生规模保持稳中有升的格局,增幅控制在4%—6%,至2015年,在校学生总数达到 8000余人。二要切实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错位发展”。加大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等基础学科的建设力度;重点发展制药工程、针灸推拿学、护理学、保险学等学科;办好和优化现有本科专业,适度发展新专业,重点发展适应市场需要、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完成制药工程、应用化学等专业的设置和布局,至2015年本科专业设置达19个左右。三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到2015年,专任教师数量达到近500人,生师比控制在16:1,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比例达40%以上,高级、中级、初级比例控制在38%、42%、20%。

4.积极扶持校办产业发展。建立和完善以资本为纽带,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新型校资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决策机制;依法设立和规范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三级治理结构的基本运行决策机制、审批权限和工作流程;注重知识资本运作,孵化具有中医药文化教育特色和智力资源优势的高新科技企业;扩大知识资本投入,积极参与投资多元化项目合作,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

(九)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

1.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切实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体党员,加强党员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始终保持党员队伍在思想上、政治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组织活动的有效形式,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增强吸引力。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党史和光荣传统教育,增强党性锻炼,以良好的党风促进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

3.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中层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治校理政的能力,科学制定中层以上干部培训计划,着力打造一支理论政策水平高、法制观念强、视野开阔、作风过硬、顾全大局、注重实干的干部队伍。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

5.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建立“多管齐下”的运行机制,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党团活动、校园网络等各种途径与载体优势互补、各尽其能的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

6.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学校发展做贡献。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研究生会和学生会的领导,加强与民主党派的沟通与协商,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群团组织和离退休职工在学校改革、发展与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五、“十二五”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十二五”规划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发展规划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各项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方案。各部门、各单位要以学校的发展规划为指导,根据本单位实际,编制本部门的发展规划,形成全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体系。同时,要做好学校发展规划与各专项发展规划、各教学院(部)发展规划的衔接、互动与统一。

2.明确工作责任。各部门、各单位要站在学校发展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握方向,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抓紧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逐步落实各项工作目标。学校将对规划主要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规划任务制定明确的年度任务计划。

3.构建检查督导机制。建立“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和督导机制,强化督促检查。学校将组织人员分期、分阶段以不同的形式检查计划落实情况,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现。

(二)思想保障

1.加强宣传力度。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导向,充分发挥校内外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大意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战略思路、指导思想、办学理念、发展目标、主要战略举措等,宣传规划实施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和成效,让“十二五”规划深入人心,形成全校关心、支持发展规划的良好校园氛围,并化为全校师生员工的行动和内在动力。

2.积极组织学习培训。学校将通过专题研讨、讲座、举办各类学习培训、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组织“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学习、培训,让全校师生员工认真领会、理解规划的意义、思想、任务、举措,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3.深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改革的先导。要认真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结合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引,以国家需求和服务社会为导向,以育人为本,以教学研究型大学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切实转变观念,为“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资金保障

1.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新起点,积极打造以项目为载体的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新平台,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构建以社会服务引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办学新模式,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对我校更多的专项支持,争取提高财政拨款基数(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争取实现享受新校园学生学费上浮50%的优惠政策。

3.继续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校银合作、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建立以一家银行为重点,多家银行参与的银校协作关系;探索与保险公司、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领域。进一步增强学校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知识密集型优势,努力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学校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大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体制,逐步改革现有的校院理财方式,实行目标绩效考核和建立多种层次的经济责任制体系,以实现“财权下放,分级管理,内部核算,目标考核”的管理目标;引入投入产出理念,逐步建立成本核算体系,建立财务目标考核制度,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规范经费开支标准和范围,加强专项经费的考核。

结语

“十二五”期间是江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我校建设中医药强校的关键时期。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要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同心协力,继往开来,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不断求索、追求卓越、百折不挠的精神,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埋头苦干,为实现我校“十二五”规划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