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学成果奖全国中医药院校情况一览表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完成人 |
完成单位 |
奖项 |
1 |
入耳入脑入心 同向同行同频:以思政课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
许宁生,焦扬,陈锡喜,沙军,赵宪忠,褚君浩,姜智彬,刘淑慧,顾铮先,曹文泽,李梁,张黎声,李江,李国娟,吴强,桂永浩,顾钰民,宗爱东 |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政法学院 |
一等奖 |
35 |
“传承与发展并重,特色与引领并举”——我国推拿学教育体系的创立与改革实践 |
房敏,严隽陶,曹仁发,沈国权,龚利,赵毅,孙武权,张琴明,李征宇,张昊 |
上海中医药大学 |
一等奖 |
42 |
以标准引领全球中医药教育——中医药教育标准的创建与实践 |
张伯礼,匡海学,郭宏伟,胡鸿毅,王键,王省良,吴勉华,余曙光,闫永红,刘红宁,范永升,石岩,李灿东,王平,高树中,宋柏林,牛阳,吕志平,安冬青,王占波,吴范武,卞华 |
天津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河北中医学院,华北理工大学,南阳理工学院 |
一等奖 |
62 |
大健康人文理念下创新医学院校人文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段志光,解军,郑金平,邓蕊,张持晨,王志中,程景民,贺培凤,刘志伟,孙俊狮,骞宪忠,郜亮 |
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 |
二等奖 |
235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25年 |
谷晓红,翟双庆,闫永红,孙红梅,焦楠,杨承芝,刘文娜,丁治国,张立平,宋京晶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二等奖 |
236 |
区域特色高素质创新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王省良,许能贵,梁沛华,曾元儿,冼绍祥,陈达灿,史亚飞,李兆燕,龙泳伶,方熙茹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二等奖 |
237 |
医教协同,“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 |
黄桂成,汪悦,徐俊良,韩旭,文庠,唐德才,高锦飚,金桂兰,刘跃光,张晓甦,顾国龙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二等奖 |
238 |
基于中医学类专业临床能力培养的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张大伟,李建生,彭新,高天旭,许国防,常征辉,马丽亚,雷洋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二等奖 |
239 |
文化引领、突出特色,创新民族地区中医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唐农,罗伟生,戴铭,庞宇舟,唐梅文,王春玲,莫雪妮,区锏,林辰,罗婕,韦维,黄贵华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二等奖 |
240 |
中医研究生“院校+分层师承”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闫咏梅,周永学,邢玉瑞,张慧,卫昊,陈震霖,杨景锋,王亚丽,辛静,董盛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二等奖 |
241 |
以思维促能力、以传承促发展——中医人才传承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
武继彪,王世军,刘更生,朱姝,任健,王琳,郭栋,王花欣,张文玉,王媛,刘喆,王瑾,高杰,曲夷,王欣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二等奖 |
242 |
中药学三类型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彭成,傅超美,邓赟,裴瑾,王世宇,吕光华,任波,陈鸿平,何瑶,赵萱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二等奖 |
245 |
“一主线、双贯通、七结合”卓越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郭宏伟,张浩,蒋希成,闫忠红,殷越,姜德友,杨炳友,陈晶,孟鑫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二等奖 |
246 |
教与学“同频共振”理念下中医药院校“两线五面”教学改革与实践 |
杜建强,朱卫丰,简晖,万红娇,钟凌云,叶青,肖笑飞,王素珍,彭琳,熊思思,周翔,路玲 |
江西中医药大学 |
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