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中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希茜)12月26日,学校在阳明校区实验大楼607会议室组织召开中药学(新药创制方向)特区年度考核暨建设工作推进会,特邀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丹,学校首席教授、高等研究院院长刘红宁,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务处常务副处长(正处级)朱五福教授担任考核专家。学校副校长陈焕文,学科特区负责人、首席教授杨世林出席会议。学校学科办、教务处、人事处、计财处、科研处、中药学(新药创制方向)特区各研究团队负责人参加会议。
学科特区负责人杨世林围绕特区总体建设情况、重点项目研究进展、面临的问题和下一步重点工作等四方面详细汇报了一年半以来学科特区的建设进展情况。6个特区重点建设项目的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各重点项目研究取得的新成效和新进展。
与会专家对学科特区建设进展及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学科特区自2023年7月建设以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特有担当、特别聚焦、特有组织、特别自主”的建设原则,聚焦新药创制方向,紧紧围绕中药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关键重点指标,建立了一支冲击国家“双一流”的学科先行队,有组织地开展重大重点项目科研攻关,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建设成果。新增国家级人才1人;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获批中药2类新兽药生产批件1项、医疗机构制剂批文4项;指导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铜奖1项,为助推中药学冲击国家“双一流”提供了有力支撑。
专家们建议,学科特区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在中医药关键核心领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解决“卡脖子”问题;要强化科教协同育人,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培育拔尖创新人才;学校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加大对特区人、财、物的支持力度,提高特区自主权;要提炼学科特区的成功经验与实践方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陈焕文表示,学科特区攻坚克难,取得了阶段性的建设成效。下一步要持续保持战略定力,聚焦学科优势方向,强化学科特区建设。要充分发挥学科特区“头雁效应”,激发“雁群活力”,促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学校将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构建协同攻关的组织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优势资源和力量,全力支持学科特区建设,推动学科特区不断产出新的标志性成果。
稿件来源:学科办
部门审核:艾志福
责任编辑:杨清跃